聚焦思辨读写,共探教学新路径
10月10日至16日,湖南省“双名计划”裴以杰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二次线下集中研修在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修以“高中语文思辨读写策略与实践进阶”为主题,通过专题报告、名校访学、主题论坛等多元形式,深入探索思辨读写教学的新路径。工作室10名卓越教师和40名湖南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参与研修。
研修活动在工作室主持人、桃源九中正高级三级教师、特级教师裴以杰老师的专题报告《从浅表走向深度:高中语文思辨读写策略与实践进阶》中拉开帷幕。裴老师从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浅表化”困境出发,从“困境与突围——叩问语文课堂的‘浅表化’之痛,理论之基:思辨——照亮深度学习之旅的灯塔,策略之维——构建思辨读写的‘方法论’图谱,实践之径——驱动深度学习的‘三驾马车’,评价之尺:如何度量思维的力量——思辨读写的评量体系,总结与展望:从‘知’的浅滩到‘思’的深海”等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思辨读写的理论根基与实践策略,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教学指引。
多元视角共探思辨教学
在随后的主题论坛环节,多位工作室成员分享了各自在思辨读写教学领域的实践成果。常宁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王磊在微讲座《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中,从任务群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系统化的教学实施方案,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范式。
沅江市第一中学朱丹老师以《让思维更具深度:高中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实操指南》为题,聚焦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分享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务实风格赢得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
创新实践激活语文课堂
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是思辨读写落地的重要途径。常德淮阳中学尹红娟老师在《让语文“活”起来——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路径》报告中,从“创设情境,激活文本解读;链接生活,扎根现实土壤;角色代入、体验人物情理;任务驱动,推动言语实践;媒介融合,丰富语文体验;活动加持,促进全面发展”等六个方面,生动阐释了如何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教学,让思辨读写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自然发生,激发了参训教师的浓厚兴趣。
岳阳市第一中学张霞老师则从活动设计的角度,分享了《以活动为载体,三个梯度形成有效的思辨性读写策略》。她系统介绍了通过“基础扎根、分析提升、实践创新”三个梯度活动推进思辨读写能力培养的实践模式。她从诗词的“找不同”到探究历史成因,从用“黑凤梨”结构秦始皇到破解逻辑谬误,一个个生动的课例证明:思辨并非空谈,它诞生于学生主动“找证据”的过程中。
共建共享促专业成长
本次研修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全省高中语文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参训教师、安化一中刘敬云老师表示,“语文的活力,在于与生活的连接;语文的深度,在于思辨的渗透”。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思辨读写的理论认识,更收获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工作室主持人裴以杰表示,“期望通过本次深度研修,大家不仅能实现个人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行为的优化,更能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带动区域教研、促进同伴互助的实际行动。”未来将继续深化“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研究,通过建立跨区域教研联盟,推广深度学习实践成果,为推动湖南省高中语文教育质量提升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集中研修标志着裴以杰名师工作室在思辨读写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展现了我省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精神与实践智慧。
分享到: